北政办发〔2022〕64号
北政办发〔2022〕64号 日博best365官网办公室日博best365官网 印发《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021-203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经济开发区、各园(景)区管委会: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日博best365官网办公室

2022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021—2035年)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现状

第二节 生态修复成效与问题

第三节 形势与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规划目标

第四节 重点任务

第三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

第一节 总体格局

第二节 修复分区

第四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第一节 生态廊道建设重点工程

第二节 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提升重点工程

第三节 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重点工程

第四节 矿山综合治理修复重点工程

第五章 资金需求与实施效益

第一节 资金需求

第二节 修复实施效益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 保障机制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创新政策体系

第三节 加强科技支撑

第四节 强化评估监管

第五节 鼓励公众参与

附表

附表1 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

附表2 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附表3 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附图

附图 1 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图

附图 2 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图

附图 3 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前  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依法履行并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科学指引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促进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永续发展,依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辽宁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朝阳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朝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北票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北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阐述了北票市生态现状和形势,总结了“十三五”期间生态修复工作成效,剖析了全市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任务、生态修复格局、修复分区、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是北票市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准年为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中期目标年为2030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规划范围包括北票市行政辖区内全部陆域和水域空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现状

——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优越。北票市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游。东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毗邻,南及东南与锦州市凌海市、义县相邻,西、西南与朝阳市双塔区、朝阳县接壤,北、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奈曼旗交界。是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是化石古玉之都、转型发展之城。

地形地貌复杂。北票市地处努鲁尔虎山脉大青山东麓,南部为起伏的松岭山脉,中部为海拔200m左右的低丘。地势西北高,向南东渐低,四周高,中间低。总的特点是低山丘陵低缓连绵,地形起伏,牤牛河、大凌河、黑城子河坡洪积谷地狭长平坦。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

气候特征显著。北票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8.6℃;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58.24-771.93mm,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

水系较为丰沛。北票市境内有大凌河、小凌河两水系。大凌河和牤牛河的支流及小凌河水系多为季节河,总计有大小河流1680余条,其中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的河流有14条。境内现有13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白石水库1座,中型水库龙潭水库1座,小型水库11座。

——生态现状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善。北票市生态系统类型涵盖森林、农田、水体与湿地、草地、城镇等多种类型。西部和东南部山区森林广布,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突出。中部和北部以农田为主,是北票市优质粮食主产区,发挥着重要的农产品提供功能,同时承担着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境内河流密集,分布大凌河、小凌河两水系,大小河流1680余条,现有13座水库,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水资源保障,同时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保护功能。

生态系统质量较高。北票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降水等气候资源较为丰富,自然要素质量相对较高。当前,全市森林覆盖率48.4%,湿地总面积1782.79公顷,草地总面积26255.94公顷。全市西部和东南部森林覆盖率高,中部以林地和农业植被为主,植被类型多样,生态系统质量相对较优。

生物多样性丰富。北票市地处辽东山区丘陵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全市用材林木及经济树种,境内有用材林木69种,药用植物532种,野生可食用植物51种,野生可做牲畜饲料植物263种,可做蜜蜂采蜜的野生植物102种,芳香气味植物35种,淀粉野生植物8种,纤维植物74种,鞣类植物18种。野生动物以鸟类居多,其次为哺乳类和两栖爬行类。

第二节 生态修复成效与问题

“十三五”期间,北票市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

森林生态质量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突出打造“大黑山—东官河—凉水河—天鹅湖”生态经济景观带和天鹅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广泛开展绿化“五进”活动,围绕“四旁”见缝插绿、植树造绿64.37万亩,森林面积达到324万亩,森林覆盖率48.4%。2020年,人工造林20万亩,全市森林质量稳步提升,绿色空间稳步拓展。

河湖湿地保护恢复初见成效。

“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行河湖长制和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河湖水生态有效治理。完成大凌河干流治理20.3公里、黑城子河29.7公里。2019年,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治理河道39.78公里、险工险段28处,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5.23万亩,完成大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水生态环境逐渐改善。2020年,落实河长制,治理河道44.8公里,清理河道垃圾7.5万立方米,修复湿地800亩,河湖湿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01.83平方公里。围绕白石水库、大黑山-东官-凉水河-天鹅湖实施综合治理面积14.3万亩。深入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人为活动产生的水土流失总体得到有效遏制。

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城区绿化面积1001公顷,绿地率达到42.77%。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6处,完成辽西北供水工程、城市一二三级管网及设施全部更新改造,城市及园景区饮水更加干净安全。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形成“户减量、村清扫、乡收集、县处理”体系,获评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建成农村垃圾填埋场10个,改造厕所1000座,创建1个省级生态乡镇、7个生态村,8个省级、16个市级美丽示范村,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矿山生态环境逐步向好。

“十三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项目,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度,日博best365官网完成恢复治理面积720亩,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568亩恢复治理任务。

综上可见,“十三五”期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局部地区生态用地退化。

北票西部和东南部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全市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草地生态系统对水土保持有重要作用,湿地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作用,但现状局部林地、草地、湿地存在退化现象。2014-2020年,局部林地退化面积22543.87公顷,局部草地退化面积15913.03公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风险,局部湿地退化面积1527.22公顷,白石水库周边区域尤为明显,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此外,北票境内存在生态保护用地冲突现象,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内存在农田、工矿用地、其他建设用地等非生态活动用地,面积约占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的5.19%。

农田生态质量有待提升。

农业生产不适宜区内仍然存在耕地等种植生产活动,北四家乡、宝国老镇、大板镇、小塔子乡等存有坡耕地,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龙潭镇、哈尔脑乡、西官营镇、北四家乡、常河营乡、小塔子乡等乡镇耕地质量有待提升,碎片化耕地等有待综合整治,农业空间生态格局有待调整。

城镇空间韧性不足。

城区内部用地结构存在绿地和道路广场占用比例偏低、工业和居住用地占用比例较高的现象。城乡环境存在农村面源污染分散难治的问题。同时,城乡国土空间结构不尽合理,国土利用粗放,国土空间格局有待优化。此外,存在矿山开采占用城镇土地资源,人居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收到威胁。

矿山修复治理压力较大。

露天矿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导致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破坏耕地和林地土地资源等。北四家乡、东官营镇、龙潭镇、长皋乡、北塔镇和娄家店乡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区内存在废弃矿山,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此外,北塔镇、黑城子镇等废弃矿山有待生态修复治理。

第三节 形势与挑战

北票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面临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为北票市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提供了战略机遇。作为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为北票市持续深入推进北方防沙带山水林田 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明确了工作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要有新突破等重要指示,更为辽宁振兴发展确立了新目标、寄予了新期望、注入了新动力。《朝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功能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朝阳。未来政策红利将不断释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活力将被持续激发。北票市大力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条件已经具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任务面临重大挑战。

当前,北票市存在局部地区生态功能减退,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任务繁巨,宜居生态品质有待提升,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不尽合理等,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生态安全面临严峻现实挑战和风险。

生态保护与修复系统性不足。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推进中,部分生态修复工程仍多以单类型的修复任务为主,目标单一,且与区域本底条件、发展战略的衔接不够。此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市场化机制有待完善,多元化投入生态修复的机制尚未建立,市场主体的参与动力有待激发。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日博best365官网东北振兴、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以构筑“一核四廊四区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为目标,以解决关键生态问题为导向,面向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等,明确生态修复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为筑牢北票市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统筹协调。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辽宁省、朝阳市决策部署,与上位规划充分衔接,充分认识生态本底和生态过程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约束和控制作用。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与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性,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的协调。

问题导向,因地制宜。

立足北票市域生态系统现状,准确识别突出生态问题,明确重大问题、重点任务和重点区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特征,提出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途径模式和措施。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尽量避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多干预。综合考虑生态系统退化、受损程度与恢复力水平,合理选择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和生态重塑措施。

改革创新,多元共治。

深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改革,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创新;构建责权明确、协同推进、务实有效的管理格局,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多元化投入和监管模式,推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修复长效机制。

第三节 规划目标

按照“推进生态安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美丽北票”的总体要求,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落实省、市目标任务部署,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期内力争:到2025年,实现重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有序推进,重大生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到2030年,“一核四廊四区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得到巩固,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提升,生态产品提供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实现全市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功能大幅度提升,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票。

1.jpg

第四节 重点任务

——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

规划期内,统筹北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系统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形成“一核四廊四区多点”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力争打造北票市生态之城。

——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

整体打造“源廊成网、生境连通”的生态网络。保护保育以北票市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的生态源地,修复生态网络断点,保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修复重要河流廊道,加强廊道生态保护。

——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全面提升森林生态质量,增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升受损生态系统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大凌河流域重要河流和水库区域的生态修复治理,增强水生态环境质量。

——增强农业生态功能

推进农用地综合整治及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田抗自然灾害能力。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改善农业乡村生态环境。

——提升城镇宜居品质

顺应城市自然山水格局,统筹城内城外生态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建设健康城市水循环。保护修复城市历史文化古迹,深入探寻城市特色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

——加强矿山综合治理修复

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全面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恢复矿山自然生态功能。加强生态保护区矿山的修复治理,加快绿色矿山建设。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制度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系统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工作格局。完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落实与引导作用。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激励机制。构建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加强科技支撑与规划实施公众参与,鼓励社会资本融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第三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

第一节 总体格局

依据《辽宁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朝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和《朝阳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立足北票市国土空间自然本底特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按照“夯实东南和西部山地丘陵区生态安全基底,引导中部、北部高质量协调发展,强化中部城区集聚提升,推动中北部生态产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引,构建“一核四廊四区多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引导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实施。

专栏3-1 “一核四廊四区多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

一核:为白石水库生态绿核,以白石水库为核心,开展生态修复、森林保护、水土保持、生态湿地治理等,强化区域生态环境,维护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维护和强调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等,打造北票市生态“绿心”。

四廊:为大凌河生态修复绿廊、凉水河生态修复绿廊、牤牛河生态修复绿廊、黑城子河生态修复绿廊。主要沿大凌河、凉水河、牤牛河、黑城子河两岸开展岸线整治、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保护修复,连接城镇区和山地,形成连续完整、结构稳定的河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

四区:为西部山地丘陵森林提质与防风固沙生态修复区、中部丘陵平原农业整治与生态修复区、中部城镇生态与矿山生态修复区、东南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保护区。

多点:为重点矿山生态环境提升点。包括重点闭坑矿山、废弃矿山,以矿山生态修复为主,从地质灾害防治、地形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污染防治、植被恢复等方面入手,恢复矿区生态功能。

第二节 修复分区

依据辽宁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分区和朝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分区,划定西部山地丘陵森林提质与防风固沙生态修复区、中部丘陵平原农业整治与生态修复区、中部城市生态与矿山生态修复区、东南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保护区4个生态修复分区,并划定6个重点区域。针对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生态功能定位、主要生态问题以及修复潜力,明确各分区生态修复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区域。

专栏3-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及重点区域

1. 西部山地丘陵森林提质与防风固沙生态修复区

涉及北四家乡、大黑山特别管理区、东官营镇、龙潭镇、娄家店乡、西官营镇6个乡镇,面积为9.44万公顷,占市域面积的21.36%,是北票市防风固沙重点区,包含朝阳生态市建设综合治理区1个重点区域。区域林草退化,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风险大,森林质量等级不高,耕地质量提升难度大,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等。应统筹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提升森林质量,实施荒山绿化与草地沙化治理、水环境保护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综合整治,提升防风固沙生态功能。

2. 中部丘陵平原农业整治与生态修复区

涉及宝国老镇、北塔镇、大三家镇、哈尔脑乡、黑城子镇、蒙古营镇、泉巨永乡、三宝乡、台吉营乡、台吉镇、五间房镇、西官营镇、兴顺德农场13个乡镇,面积为14.95万公顷,占市域面积的33.84%,包含牤牛河西部水土保持与城乡综合整治修复区、北票市乡村综合整治修复区2个重点区域。区域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形势较严峻,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加剧,河流水质有待提高。应以提升农田生态系统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强面源污染治理,优化区域农业空间生态格局。积极开展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促进区域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提升区域生态功能。

3. 中部城镇生态与矿山生态修复区

涉及北票城区、三宝乡、台吉镇、五间房镇4个乡镇,面积为0.95万公顷,占市域面积的2.16%,包含北票市城区周边废弃工矿地生态修复区1个重点区域。区域城市生态质量不高,结构性绿地不够完善,矿山环境破坏等问题。应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为导向,开展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强化低效用地复垦利用,加强城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开展重点区域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恢复矿山自然生态功能。

4. 东南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保护区

涉及巴图营乡、常河营乡、大板镇、凉水河蒙古族乡、辽宁省白石水库建设管理局、马友营蒙古族乡、南八家子乡、三宝营乡、上园镇、下府经济开发区、小塔子乡、章吉营乡、长皋乡13个乡镇,面积为18.85万公顷,占市域面积的42.65%,是北票市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重点区,包含大凌河中游水域生态修复区、白石水库东森林草原生态修复区2个重点区域。区域森林质量有待提升,矿山开采破坏区域地质地貌环境,并引发地质灾害。应对重点林区实施封山育林,推进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水源涵养功能。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保护,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加强重点区域矿山生态修复,恢复矿山区域生态环境,推进矿业绿色转型。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源地周边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生态联通性。


第四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第一节 生态廊道建设重点工程

构建生态网络,加强重点廊道连通性与环境修复。

依据北票市6处自然保护地的分布现状,保护和恢复生态源地及生物廊道,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依据境内大中型河流分布、水系连通与水资源空间配置现状,生态修复重要河流廊道,构建水安全网络。依据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分布、旅游交通网络分布,构建游憩与历史文化遗产网络。重点加强大黑山-天鹅湖间的生态廊道建设。

专栏4-1 联络带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1. 大黑山-天鹅湖联络带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涉及大黑山林场、娄家店乡、东官营镇、西官营镇、五间房镇、台吉镇、三宝街道、大板镇、凉水河蒙古族乡、下府经济开发区,连接区域两大重要生态源地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开展大黑山至天鹅湖联络带生态建设、宜林荒山和稀疏林地绿化造林、黑山沟生态修复。预计生态修复造林面积为6942.4公顷,生态廊道长度50公里。

第二节 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提升重点工程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以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修复重点区域,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专栏4-2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1. 辽西北防沙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涉及北四家乡、大黑山特别管理区、东官营镇、龙潭镇、娄家店乡、西官营镇,实施建设水土保持林、保土耕作等水土保持措施;封育治理、疏林补植等林业措施;建设生态湿地和植物缓冲过滤带、栽植植物降解水质、坡面水系配套工程等环保基础设施提升措施;村落垃圾收集处理、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环保措施;建设河岸植被缓冲带、滨河廊道等流域生境改善;辽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

积极推进重点河湖生态系统修复。

开展河湖水环境评价,逐步建立河湖健康档案。保障重点河流(河段)生态流量,系统修复河流生态,改善水环境,提升河湖水质达标率。推进河流防洪治理,提升重要河流防洪防灾能力。重点加强牤牛河、大凌河等流域生境修复,加强白石水库生态缓冲带建设,稳步提升水生态功能。推进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恢复原有湿地生态功能。

专栏4-3 流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1. 牤牛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工程范围为台吉营乡四合成村至黑城子镇祥顺号村,以河流综合治理、河流生态修复为主,采取河道整治、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措施,以改善水质和水文条件,增加河流地貌和物种多样性,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2. 大凌河、常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工程范围为常河营乡新立屯村、姜家店村,治理长度17公里,重点开展大凌河护岸建设,进行疏浚河道,新建环河路等。

3. 白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二级保护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标识建立与维护工程

工程范围为白石水库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1)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库区及库区 127m 正常水位线以外 3000m (不超过山脊线)范围)内乡级及以下道路和景观步行道设置隔离防护设施(植物生态防护篱),避免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白石水库管理部门及属地乡镇)。(2)省道、高速、铁路等应严格限制有毒有害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交通局)。(3)二级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全部资源化利用,且尽量全部远离取水口,避免外排(农业农村局)。(4)一二级保护区界标、交通警示牌、宣传牌等标识建立与维护工程(生态环境局)。

第三节 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重点工程

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提升。

统筹开展农用地整理、乡村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重点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居民点分散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升耕地质量;推广高标准农田,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创新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策略,体现北票市文化特色,全面改善乡村环境面貌。

专栏4-4 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程

1. 耕地核心保护区重点工程

涉及五间房镇、北塔镇、大三家镇,加大区域耕地保护力度,加强数量、质量、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追求人与土地和谐共生为最终目标。

2. 耕地质量提升区重点工程

涉及台吉营乡、马友营蒙古族乡、北塔镇,黑城子镇、哈尔脑乡、宝国老镇,通过治理和预防水土流失工程、地形坡度改良与排水工程、土壤质量培育工程等解决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以及土壤结构退化等问题。

第四节 矿山综合治理修复重点工程

加快重点区域矿山生态修复。

全面推进城市重点矿山综合治理,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矿山生态修复,优先治理水源地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矿山,退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恢复与提升矿山生态功能。强化资源生态源头管控,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建设绿色矿山。

专栏4-5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1. 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涉及娄家店乡、北四家子乡和东官营镇,对闭坑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环境。

2. 北票市城区周边废弃工矿地生态修复工程

涉及三宝乡,对城区周边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环境。

3. 北票北部铁矿集中开采区修复工程

涉及北四家子乡、娄家店乡、宝国老镇、北塔镇、黑城子镇,对北部集中分布的铁矿采矿废弃地进行统一修复,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环境。

4. 北票市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工程

涉及龙潭镇、西官营镇、东官营镇,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环境。

5. 北票市零星分布矿山修复工程

涉及台吉营乡、蒙古营镇、长皋乡、巴图营乡,对零星分布的个别矿山废弃地进行综合治理,恢复其生态环境。

6. 北票市白石水库上游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综合治理项目

涉及双河街道、台吉镇、凉水河乡、大板镇。通过本次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改善周边地区人居环境,使昔日地质环境破坏的“重灾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有效缓解了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可以恢复近2619亩土地,同时达到白石水库上游十公里生态控制区内集中连片的历史遗留图斑清零。治理区位于北票市白石水库上游10公里生态缓冲区内,集中连片图斑分别隶属于北票市双河街道、台吉镇、凉水河乡、大板镇。


第五章 资金需求与实施效益

第一节 资金需求

本规划统筹自然资源、林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住建等各领域资金使用,由市级以上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承担支出责任,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统筹解决生态修复资金需求,确保重点任务落地。

对维护朝阳市和辽宁省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态受益范围较广的重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应积极申请市级以上财政资金支持,并通过北票市和镇各级人民政府配套及社会资本统筹解决剩余资金;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以地方政府支出责任为主的生态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的鼓励政策,支持社会资本通过自主投资模式、与政府合作模式、公益参与模式等方式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投资具体实现情况视市级以上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可能而定。相关乡镇要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地方投资,防范加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止地方政府以项目建设名义盲目举债,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规划投资与有关专项设置、投资标准、补助政策调整情况做好衔接。

第二节 修复实施效益

生态效益

筑牢全市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实施后森林覆盖率将不低于51.2%,能显著提升森林质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能力以及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率将提高到55.1%,显著降低水土流失程度;不低于79%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将显著提高北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北票市生态安全屏障得以稳固。

维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大凌河、凉水河、牤牛河、黑城子等生态廊道生态修复以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将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朝阳北票大天鹅省级自然保护区、辽宁大青山省级森林公园、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辽宁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串联起来,增强了生态空间的范围和质量,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将得到有效保护。

国土空间突出生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显著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市森林、湿地、草地、河流、城镇和农田生态系统运行健康、稳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屏障功能逐步增强,原材料、农产品、优质空气等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一核四廊四区多点”的北票市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

经济效益

提高居民收入。通过生态资源整合,推动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增加旅游效益。规划的实施将推动北票市矿山、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恢复和景观生态环境打造,北票市旅游环境将得到提升,进一步增加文旅实力,助力北票市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促进土地升值。规划的实施将推动全市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休闲游憩功能逐步增强,将直接提升生活居住的吸引力,有利于减少本地人的外流和总人口的增加。周边土地的环境价值、观赏价值、休闲价值和开发价值都将大大提高,有利于本区域的土地开发利用和城镇发展。

社会效益

改善人居环境。规划的实施,能够统筹推进北票市国土绿化和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形成北票市城镇空间和公园形态有机融合的整体,打造特色乡镇,共建人、景、水、乡高度融合的乡村振兴走廊。将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永续发展。

提供就业机会。规划的实施将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商业多样性提供良好条件。开展与生态相关的经营活动,将促进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为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增强社会稳定。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实施有利于维护北票市生态安全、强化生态功能、提升生态品质,将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但同时,部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以及部分修复工程的施工期间可能产生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的干扰。应加强管理,科学防治,控制及减轻其负面影响。

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助于优化自然资源结构和空间格局,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修复森林、水体与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增强北票市生态网络连通性,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森林封禁保育和防护林建设可促进天然林更新和植被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森林覆盖率。并有助于增强森林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和反馈调节能力,有效控制自然灾害,减少有害生物危害,逐步提高森林蓄积量。

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的不当或过度实施也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阶段性的负向作用。土建工程会对周边土地产生一定程度碾压和踩踏植被,影响林草植被正常生长,同时机械设备所排放的尾气及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进一步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被光合作用。植树造林、人工种草等修复工程翻耕土地可能会造成土壤风蚀,引起水土流失,对植树区的环境产生短暂性的不利影响。网围栏工程在架设过程中会对周边植被造成破坏,并阻隔野生动物的采食和基因交流,破坏群落演替过程。

预防不利影响的对策。

加强集约用地,合理选址,防止过多占用质量较好的林地和草地。各类土建工程开挖时应注意保存好现有植被,在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生态敏感区要减少施工或原材料外运,河道、湖泊施工要有围堰保护,防止引起新的水土流失。植树种草要选择当地适生的灌木树种、草种,并掌握好播种期。人工种草以多年生牧草为主,推广免耕播种法。优化网围栏布局,保证珍稀野生动物有足够的活动范围,预留出满足迁徙的野生动物通道。


第六章 保障机制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市级党委、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和基础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应成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委员会,由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组织领导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实施工作。完善市级统筹、县镇组织实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督促指导,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督导情况。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形成高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合力。有关部门要科学细化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明确组织形式、监管方式、支出责任和部门任务,并按照职能分工组织落实。自然资源部门全面负责国土生态修复工作实施,并加强监督;林业部门加强林业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监督检查;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加强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工作;聚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实施。

第二节 创新政策体系

建立规划层级衔接机制。

构建县(区)-镇(乡)-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三级纵向衔接机制,以县级生态修复总体格局为指引,建立镇村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传导机制。各县镇要充分落实市级生态修复规划确定的修复分区和重点区域,深化细化范围、明确主攻方向等;分级落实市级生态修复规划指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规划各县镇的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建立考评机制,督促县镇在规划期内完成规划任务。

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度。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各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的立项审批必须依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各类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活动必须符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杜绝随意修改、变更规划。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效能,健全规划实施监督问责机制,切实维护规划权威。

创新规划实施市场化机制。

建立生态修复效能指标交易机制,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产品定价机制和交易办法,推进碳排放、排污权等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激发市场活力;支持鼓励社会各方参与,打造权益交易平台。建立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激励机制,加强与金融资本合作,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等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融资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

第三节 加强科技支撑

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技支撑。

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积极开发、引进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的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探索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路径。加强北票市生态产品价值、生态环境承载评估等基础理论研究,及时摸清生态本底,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机制。

组建生态、矿业、林业、土壤、环保、规划、工程管理等多学科生态修复咨询专家库,加强生态修复科研攻关和技术支撑,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强成果提炼,总结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提高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加强生态监测评估能力。

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国土空间中各类生态空间、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功能监测体系和制度,开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功能动态变化监测评估,强化定期监测,重点开展生态质量与生态修复年度监测、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监测等工作,及时掌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主要目标、指标、重大工程实施进展,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节 强化评估监管

建立规划实施监管制度。

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备选库,有序高效地保障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开展,加大重点工程实施管理。制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保障规划任务持续有序推进。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全过程监管,建立年度稽查、例行检查和重点督察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将专项检查与经常性监督检查相结合。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资金保障与管理,统筹多层级、多领域资金,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

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规划动态维护和实施评估。建立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全过程留痕制度,确保规划管理全过程可回溯、可查询,涉及重大事项调整报原批准机关批准。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绩效评估方法,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实施第三方评估制度,评估结果向市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社会主动公开。

健全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和奖惩机制。

建立目标责任制,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市政府评价考核体系,并作为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和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各县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任务主体责任,将任务完成情况与各类奖励挂钩。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和绩效考核机制。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效能评估机制,将国土生态修复实施监测评估纳入政府和有关责任人工作考核体系。

第五节 鼓励公众参与

加大规划实施宣传力度。

大力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网络平台,加强互动交流,提高全社会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认识,增强民众对规划实施的支持程度。通过媒体宣传、公开宣讲和社会调查等方式,适时宣传规划工作的重要部署、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推动生态工程全民共建、生态产品全民共享,争取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增加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加强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制定民众意见的反馈与处理程序,通过制度保护民众的知情权和意愿表达权,确保民众建议能得到及时采纳。拓宽表达通道,加强公众内部、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联系,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多渠道广泛征求和听取公众意见,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加强舆论引导,回应公众关切问题,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